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丝路人文
聚焦科技考古、语言学及冷门绝学 中国社科院成立三专门研究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冷门绝学协同创新研究院,11月15日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旨在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集群。

中国社科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下设碳十四年代学、古DNA、同位素分析、残留物分析、环境考古、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木材考古、冶金考古、玉石器考古、陶瓷玻璃考古、数字考古、纺织考古、文物保护科技、文物保护修复、考古遗产、实验室考古方舱等18个子实验室,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夏商文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5个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
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综合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先进技术,组织开展跨学科、跨单位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未来5年,该重点实验室将围绕重大历史问题的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取得进展,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和夏商文明科技考古研究,推进数据库建设,对中华文明的认知不断加深,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为国家战略服务。同时,开展世界级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课题研究,为人类文明研究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中国社科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下设语音与言语科学、认知心理语言学、语言资源与智能技术3个子实验室,综合运用语音学、辞书学、认知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研究方法,聚焦民生建设中的语言能力服务、基础语言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等进行重点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冷门绝学协同创新研究院致力于培养满学、简帛学、突厥学、古典学等学科专业后备人才,目前已开设满语、简帛学概论、西夏学概论、古希腊文、古拉丁文、古文字学等核心课程,并联合国内相关高校与科研单位创立全国冷门绝学科教联盟。
据了解,中国社科院2024年统筹谋划,集全院之力打造重点实验室,将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语言学重点实验室搬迁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同时决策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冷门绝学协同创新研究院,以加强“绝学”、冷门学科建设。
中国社科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冷门绝学协同创新研究院揭牌当天,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也分两阶段举行,11位专家学者先后作主旨发言。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浙江龙泉剑瓷奔赴上海:从历史走
我们始终坚信,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印记,文化产业是城市的[详细]
- 02印尼井里汶郡加入 海丝申遗城市联盟首次迎来“
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详细]
- 01浙江龙泉剑瓷奔赴上海:从历史走
我们始终坚信,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印记,文化产业是城市的[详细]
- 02印尼井里汶郡加入 海丝申遗城市联盟首次迎来“
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详细]
- 01浙江龙泉剑瓷奔赴上海:从历史走
我们始终坚信,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印记,文化产业是城市的[详细]
- 02印尼井里汶郡加入 海丝申遗城市联盟首次迎来“
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