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丝路国际

第四届中新合作论坛助力“一带一路”倡议

2017-09-27 16:27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


  9月22日,由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思睿集团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新合作论坛在新加坡顺利举行,此次论坛聚焦主题为“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强国”,来自中新两国政府的代表、高校智库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前景与机遇,包括东南亚地区各企业代表在内的共计一百多名参与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论坛上,来自中国的演讲嘉宾围绕中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蓝图中,如何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维护亚太地区海上安全治理及大力开展中国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海洋经济合作等多个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论坛开始,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宋功美与思睿集团董事长吴荣祥签署了《意向书》,正式确立双方在筹措资金、项目扶持以及信息互换等方面的伙伴关系,并表示会在该地区“一带一路”的相关项目中,深化中新两国的协同合作。

宋功美副主任与思睿集团董事长吴荣祥交换《意向书》宋功美副主任与思睿集团董事长吴荣祥交换《意向书》

  宋功美指出,她相信中心与思睿集团的合作将为各个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加深区域内企业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同时推动企业更有效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

  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兼校长特别顾问邓特抗教授在致欢迎辞中分享,除了看到“一带一路”倡议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人们还需要意识到,这种合作也会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针对中心与思睿集团建立的伙伴关系,邓特抗教授相信这能够为东南亚地区带来更多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中方投资,并最终引领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浪潮,为该地区带来社会进步。

  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中心执行总监邢国均在发言中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会成为该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一带一路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一个路径,将给世界海洋秩序带来新的可能。

嘉宾讨论现场嘉宾讨论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周方冶周方冶从命运共同体这一出发点谈起,谈及四个合作的层面:观念层面,要加强国际话语建构,通过高层会议、学术讨论、媒体宣传等方式,增进人类共同体的观念共识,打破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桎梏;规则层面,要在现有的国际多边规则体系基础上,拾遗补缺,构建更为合理的权责关系与程序规则;能力层面,进一步加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合作,增强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管理层面,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沟通、协商与决策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错判。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刘雅珍指出,新加坡可利用其在金融、贸易、人力资源、科技和城市规划方面的优势,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实施。

  专家讨论环节中,所有与会专家都认为,中心与思睿集团的伙伴关系,是“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在该地区获得更多合作支持的重要一步,这将有效地促进该区域的商业活动。

  关于新加坡管理大学

  新加坡管理大学(简称新大)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学, 它拥有国际公认的世界级研究和优质教学。创建于2000年的新大,是新加坡政府立足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求、精心打造的国际一流商科和社会科学类高等学府。

  关于思睿集团

  思睿集团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战略咨询等。思睿集团有限公司在东南亚地区拥有强大的专家顾问及人脉, 对国内政治与商业信息深刻理解,为客户提供准确和可信的信息。

  2015年,思睿集团有限公司曾与新加坡管理大学携手举办“中新合作论坛”,让受邀的政、商、学界齐聚一堂,分享他们对中国与新加坡、东南亚合作关系的见解,也为此论坛展望两国关系如何持续稳健发展。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26万件捐赠防疫物资搭乘中欧班列发往中亚

26万件捐赠防疫物资搭乘中欧班列发往中亚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