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丝路国际

构建拉美国家汉学交流新平台

2023-02-16 10:12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


图为丹麦前驻上海总领事曹伯义参观青岛世界汉学中心并观看汉学史展览。主办方供图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情谊历久弥新,“一带一路”倡议是中拉共享发展机遇的重要抓手,文化融通是中拉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人文交流互鉴,构建拉美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拉美汉学研究与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北京语言大学青岛世界汉学中心拉美汉学与文化中心日前正式成立,多位中外嘉宾出席揭牌仪式。

巴拿马驻华大使甘林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中国和拉美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双方在经贸、人文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北京语言大学青岛世界汉学中心有效促进了拉美和中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对话,拉美汉学与文化中心成立是中国和拉美文化交流的里程碑,肩负中拉文明对话的崇高使命,将有效促进中拉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拉美汉学的发展。

拉美汉学发展座谈会也于当天拉开帷幕,与会嘉宾就尼加拉瓜、巴拿马汉学发展情况以及拉美汉学与文化中心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交流,并探讨如何助推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教育交流和影视产业合作。

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同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世界汉学讲坛”第二讲:“遗产保护与文明传承”,于青岛世界汉学中心同期成功举办。现居挪威的德国汉学家何莫邪,法国城市规划大师特里·梅洛,丹麦汉学家曹伯义,法国籍画家、美术教育家高醇芳先后发表主旨演讲。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就,文化遗产国际合作领域获得新进展。这些散布在华夏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不仅成为中华文明的生动见证,也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本次讲坛中,4位汉学大家以独到精妙的理解,呈现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文化内涵,探讨对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议题。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王珂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希望以此次讲坛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文化遗产的魅力,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更多人走近文物和文化遗产,了解中国是怎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了解中华文明对全球文明发展进步的意义,为文明发展和人类进步开辟一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康庄大道作贡献。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来源:一带一路资讯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26万件捐赠防疫物资搭乘中欧班列发往中亚

26万件捐赠防疫物资搭乘中欧班列发往中亚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