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丝路中国
舌尖上的丝路
我们每天的餐桌上都是“八国联军”:
小麦、大麦来自西亚;葡萄和苜蓿来自中亚;西瓜产自埃及;核桃源自近东;黄瓜来自印度;石榴来自伊朗;玉米、南瓜来自墨西哥;菠萝来自巴西;马铃薯来自安第斯高原……
食物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我们的餐桌
餐桌上的美食很多都是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而这些美味中有很多都是来自丝路。
大漠孤烟,西域驼铃悠悠;马蹄声碎,纵越西南天险;烟波浩渺,挥送万船远帆。驼队、马帮与商船,开辟了漫漫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和茶送往异域,也将丝路上的蔬果和美食美酒带回给我们。
那里原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走成了一条条“丝绸之路”。丝路上留下了许多故事和精神遗产,一直被传颂,不断被翻新。
“传承与开拓”的古今范本
在讲述舌尖上的“丝路”的故事前,想先澄清一下什么才是丝绸之路。
回溯历史长河,西北的流沙,西南的崇山峻岭,东面的大海,北面的荒漠,造就了一块得天独厚的中原腹地。但中华大地上的先民想要和外界沟通、贸易,也必须要历经千辛万苦。
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骆驼队
张骞、甘英、郑和这样的中国探险家,不辱使命,先后探索出和广阔世界联络的道路,这些道路后来主要被用于运输中国最热销最受追捧的商品——丝绸、茶叶、瓷器等等。1871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巨著《中国》中,将中国洛阳至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这个词汇被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其外延不断扩大,如今“丝绸之路”泛指亚、欧、非大陆之间的多条重要通道。
丝路不止一条
在中国至少有三条“丝路”,分别是:途径新疆、西亚直达地中海的“陆上丝绸之路”,一般所说的丝绸之路就是指这条;将四川和亚欧连接起来的“西南丝绸之路”——从西安到成都再到云南茶马古道,一路山道崎岖,通过马帮的马匹和骡子,通向南亚、东南亚、中亚,最后到达欧洲;还有从东南沿海扬帆出海,串联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
从张骞翻越万里黄沙第一次出使西域开始,丝路传承2000多年,成就了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巅峰。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丝路是中国传承和开拓精神的象征。
舌尖上的“丝路”
来自中国的精美丝绸沿着张骞开辟的道路一路向西,抵达幅员辽阔的古罗马帝国,于是凯撒大帝成为第一个穿上丝绸的西方名人。凯撒和他的爱将安东尼乃至他的帝国都富有酒神精神,这仰赖于地中海沿岸葡萄酿制的美酒。葡萄美酒和甜蜜的葡萄以及盛放它的玻璃器皿,也被商旅沿着丝绸之路带到中亚,继而陆续被传到东方。
丝绸之路不仅是带来了葡萄、苜蓿、石榴这些舌尖上的美味瓜果,它也传递着东西方的美酒佳酿,是一条传递美酒的丝路。
葡萄美酒夜光杯
早在张骞出使西域之时,陕西出产的美酒,就被作为朝廷馈赠友邦的礼品,随丝绸之路的商贾驼队传至中亚、西亚和欧洲。原产自西亚的小麦传到中亚后,从哈萨克斯坦东部出发,经天山南北、河西走廊、陇东而进入黄土高原西部,不仅成为中国餐桌上的最主要主食之一,后来还被用来制作酒曲,成为酿造中国白酒的不可或缺的原料。这种中外之间的互通有无、相互增益,更好地促进了双方原本的酒文化。
丝路上的佳酿与酒魂,直到今天仍然在传承。更有后来人施以奇思妙想,创作出更多精彩之作。
上一篇: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开幕
下一篇:商务部:下一步将打造“网上丝路”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