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丝路中国

美丽云南绘制者孙建东纪实

2020-07-10 15:10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


近年来,云南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艺术家们的认可,热带雨林、玉龙雪山、香格里拉大草原等成为艺术创作的热土,多元的地理气候和民族文化形成的差异性,让艺术家们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千百年来不同民族的和谐相融,成就云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更是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

孙建东是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协第六届副主席,云南省政协第8至12届委员,第9至11届常委。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省政协书画室特聘艺术家,2004年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等。着重写意花鸟、人物画,尤其在写意孔雀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创作作品曾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展,出版个人画集和技法专著20多部,曾获国际现代名家水墨金奖等大奖。2017年其孔雀作品被北京天安门管理委员会收藏,并张挂于天安门城楼上。

上海知青结缘美丽云南

美丽云南,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何守护好这片可以记得住乡愁之地,是云南各族人民的大命题。

孙建东笔下流淌着大多是热带雨林,云南特色花鸟,恣意流畅的笔墨、鲜亮明丽的色彩、鲜活逼真的神态、生机勃勃的意境。

1969年,17岁的知青孙建东从高楼林立的大上海来到云南,被分配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勐遮公社曼洪大队。“那个年代,当地的生态环境非常好,虽然生活很艰苦,但是从钢筋水泥的大城市到了一片青山绿水中,几乎立刻就爱上了那个地方。记得当年寨子后面有连绵不断的青山,别说一些从来没见过的神奇的鸟,丰富的植被,就是最普通的猪牛羊鸡等鲜活的家畜对于一个绘画爱好者都是创作的天堂。”孙建东边回忆边说,后来他离开了寨子,考上了云南艺术学院,毕业就留校当了老师。“记忆最深刻当属当年的家书,我总是文字加速写,描绘当时知青们住的寨子,自然环境,每回家书都被知青家长们传阅,当年没有电话、相机等,所以他们只能从我的速写中了解孩子们生活工作的环境。”

为什么要选择孔雀为创作主要题材。“恩师袁晓岑是中国国画孔雀颇具建树的代表人物,他的孔雀主题画已经享誉世界,受先生所托,作为袁氏孔雀画派的传承人,有这份责任;其次,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的吉祥鸟,我在西双版纳生活了9年,整日与傣族人民一起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对孔雀有深厚的感情,孔雀也被视为百鸟之王,傣族人民认为孔雀最善良、最美丽,是吉祥幸福的象征;2017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云南省环保厅、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联合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绿孔雀列入红色名录,云南数量不到500只,绿孔雀的存亡事关中国生态危机拯救,因此不加紧画出流传于世,后人也许很难记得它们的摸样了”。孙建东如是说也一直践行于此。

会说话的眼睛,流动着马上飞奔的羽毛跃然纸墨笔砚间。“国画中动物是比较难掌握的,如何让静态于纸上的动物活起来,向古人学习,宋徽宗的白鹤,八大山人的鸟,需要观摩,速写,记录它们生活的习性,不仅仅是外形,核心是动静间的变换。在传承袁先生的孔雀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我也逐步进行了探索、创新。齐白石先生说的好,学我者活,似我者死。传承的基础上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传统国画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最强表现力,一幅精品之作,让语言不通的外国人也会身临其境,感叹不已。”

孙建东笔下的孔雀,起舞弄轻影,婉约低头梳羽,相对嬉戏,结伴偕行,引颈长鸣,仪态万方,大气磅礴,把鸟中之王刻画的淋漓尽致。将孔雀“拟人化”是孙建东的创举,一家鸟或邀朋前来,栩栩如生,西双版纳热带密林,芭蕉、牡丹、山茶,青山绿水,恍然间就来到了七彩云南。

1594259944269525.jpg

供图:马铱潞 郭雪艺

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1998年,因孙建东艺术造诣、德艺双馨,开始担任云南省政协委员。20多年来,在担任省政协委员及常委期间,他一直积极参政议政,往年的提案也大多涉及文化自信、民情民意,艺术的责任与担当等。今年他又提出省政协书画室的改善,居住区域交通的改善等。

“云南正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多民族地区,文化是凝聚人心重要力量,挖掘更多民族题材进行演绎,进行教学是我们这些为师者的重要责任”。

从事国画教学30多年的孙建东跟同学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从师法造化中获取新的创作灵感,将孔雀雍容华贵、卓越多姿的美丽形态,融入到极具原始生态特质的热带雨林大自然环境之中,古老的大榕树、雾蒙蒙的油棕林、凤尾竹,四季盛开的山花野藤,与自由自在的孔雀和谐共处。”他以“全景孔雀”为切入点,探索云南风格的大花鸟精神。将孔雀的高贵意蕴与野逸情致合而为一,更能体现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对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之认同,作品的时代性和现代感也由此而得到提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云南培育更多的绘画人才是我们的责任,尤其是着重培养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可以把中国传统绘画与民族特色更进一步的融合。”30多年来,孙建东为云南省的艺术教育战线和美术创作队伍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如杨卫民、寇元勋、戴杰、赵芳、李平、桂镜子等都是该省国画创作的骨干画家。虎勇、武新文、潘道波等目前活跃在教育战线上,其中虎勇的毕业创作获云南省第四届中国画展二等奖。1995年以来他重点承担写意花鸟和写意人物课,学员分别来自美国、荷兰、英国、加拿大、德国、新西兰、波兰、法国等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院领导和外国朋友的好评。此外,孙建东十几年如一日的不计报酬地为离退休老干部书画协会授课辅导,为夕阳事业作贡献,为搞震救灾、抗洪救灾、扶贫、希望工程、残疾人基金会等公益事业捐赠作品。

“文化魅力,在于浓厚的地域特色加历史传承;文化的凝聚力在于民族的独特性所以才称得上是世界的,”孙建东不仅孔雀画得好,梅兰竹菊、藤蔓荷莲、鸡鸭马牛,无不笔墨生动,功力淳厚。特别是人物画成就不凡,童年时期他就喜爱临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连环画中的人物,父亲孙彦理是上海市基督教主教,教堂墙上挂的古典油画、父亲藏书中的精美插图,是他的绘画认知之始。

云南对外艺术交流的使者

云南正在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文化先行。云南与越南、缅甸等国家毗邻而安,一村两国,隔河相望等便捷的交通方式为云南文化对外交流带来便利。

2016年云南南博会召开前夕,在 首届“南南”名家美术作品展上来自云南20多位书画名家作品以及东南亚国家部分作品进行交流展出,文化交流正成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

2019年6月,云南新知图书城策划实施了柬埔寨金边中国文化中心中国云南名家书画展,孙建东、赵浩如二位名家专场;

2019年10月,澳门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又邀请孙建东教授赴缅甸采风与举办展览,与缅方书画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30多年耕耘,孙建东有大量作品出版、刊登,参展及获奖,曾入选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展等重大展览,并赴法国、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曾获国际现代名家水墨金奖等大奖,省、市电视台多次为其拍摄了艺术专题片,作品多次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和省人大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瑞士、荷兰,意大利、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并广为海内外书画爱好者及多家博物馆山东翰墨缘画廊收藏。

孙建东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海上画风与云南画风的融合。海派文化的明快清新,雅俗共赏,触发他最初的审美天性;而后又受云南文化的影响,在与云南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精神交流中,逐步构建出自己的艺术意境和艺术个性。他以写实的造型,写意的情怀,清新的笔墨,明艳的色彩,纵情表现云南丰富、美丽、神奇的自然生命和民族风情。其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与笔墨精神并重的艺术风格,对当今中国画坛也富于启迪性。先后出版《孙建东中国画集》、《袁晓岑艺术传略》、《孙建东人物画专辑》、《孙建东花鸟画专辑》等专籍。同时, 1999年获中国文联颁发的“99中国百杰画家”荣誉称号; 2002年2月任云南省教育厅文化教育交流代表团副团长赴美国贝翰文大学访问考察,井多次举办中国画专题学术讲座;2004年3月应法国雷恩市政府和中法文化协会邀请在法国雷恩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在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四个一评评选活动中荣获云南文学艺术贡献奖;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2008年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2009年获云南省教育厅首批挂牌的云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2011年11月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2012年8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1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孙建东》(大红袍),2015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名家画集—孙建东》(大红袍),是云南省第一位在两家出版社均出版大红袍的中国画家。

30多年来不仅教书育人,他还不辞辛劳常年奔波于百鸟争鸣的山川森林之中,往返于苍山洱海之畔采风写生,他用自己的斑斓画笔,绘制山水花鸟、人文史地,为美丽云南建设夯实艺术之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评价道:建东教授不仅孔雀画得好,梅兰竹菊、藤蔓荷莲、鸡鸭马牛,无不笔墨生动,功力淳厚。特别是人物画成就不凡,但往日被孔雀画名所掩。(马铱潞 郭雪艺)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一带一路”是华侨华人宽广之路

“一带一路”是华侨华人宽广之路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