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丝路中国
中国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审结案件调解金额逾15亿元
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共受理国际商事案件42件、审结36件。
审结案件中调解以及促和撤诉的有7件,调解金额达15亿余元人民币。当事人涉及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
19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当庭化解一起标的额超千万美元的涉外企业清算责任纠纷案。包括瑞士某公司在内,四方当事人签署调解协议。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国际商事法庭法官沈红雨是本案审判长。她在庭后表示,促调成功千万美元的国际商事纠纷,一次性实质性化解矛盾,以最小成本、最大限度保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纠纷是过去式,我们在案件审理和调解过程中,着力引导当事人跳出思维误区,向前一步看到未来互利共赢的可能性。双方最终握手言和,我们由衷为双方当事人感到高兴,希望他们今后能继续合作、互利共赢。”沈红雨说。
“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法官们居中调停,各方从剑拔弩张走向握手言和,这个过程蕴含着中国‘和’文化和‘东方智慧’,这个结果为双方今后再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外客户对结案方式也比较满意、认可。”原告代理人、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段志刚对中新社记者说。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二级高级法官、国际商事法庭协调指导办公室主任龙飞说,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坚持将调解这项“东方经验”融于办案中、贯穿于诉讼全过程,并建立了“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支持和便利当事人在线选择早期中立评估、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多元化方式解决国际商事纠纷。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调解智慧。”沈红雨说,相信随着中国国际商事法庭调解实践的发展,各国当事人会越来越认可中国“和”文化的力量,共同助力营造优质法治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