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丝路智库
丝路国际律师智库在京成立
1月初,丝路国际律师智库成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行为法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华夏法商会、高通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代表及媒体代表共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丝路国际律师智库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国际法律合作委员会、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深圳前海国合法律研究院、《中国律师》、《管理观察》、北京华夏法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高通律师事务所等共同发起成立。
据悉,丝路国际律师智库旨在通过聚拢法律界和传媒行业的优质资源,搭建律师业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起到提升律师事务所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的同时,提升律所的国际化法律服务能力,在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法律服务外,还能与国外同行加强联系和交流,帮助国内律师更多地参与国际项目。
研讨会由华夏法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文军主持,中国行为法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秘书长、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崇坤在研讨会上致辞。
研讨会上,高通律师事务所主任、华夏法商会会长、瑞中世界丝路促进会执行会长、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敬云川详细讲述了丝路国际律师论坛智库的成立背景、组织形式以及未来展望。敬云川指出,丝路国际律师智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希望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智库,为解决律所在发展和运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贡献智慧。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会长、全国老龄法律论坛秘书长陈洪忠,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庆健,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LEGAL SMART 公司创始人张逸群,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专家、法治信息管理学院讲师周蔚,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彭友谊律师先后以“智库与社会发展”“法商智慧在律所管理中的运用”“高端法律业务的市场拓展与营销方法”“法律服务质量的评估与律所的评价指标”“智库的定位与建设”为题展开发言。与会人员还就法律服务质量评估评价标准,智库如何定位如何发挥效果展开了深入讨论。(法制网 记者侯建斌)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