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丝路国际
外籍专家: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方案、注入动力
成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孟加拉籍专家罗祖(Md Altab Hossin)日前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强调人民至上、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表明,通过促进社会公平、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我们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人类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首先,中国以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中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力量,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制造业、基础设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比如,华为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全球通信产业升级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多次成功发射,将许多卫星送入太空,为全球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2022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由此可见中国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2022年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显示,中国作者在2022年对高质量自然科学研究作出了最大贡献,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份额首次排名第一。此外,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这足以证明中国致力于以创新驱动发展,同时为全球科技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共同繁荣。
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与此同时,中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比如,中欧班列带动了贸易往来,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据统计,2013年至2021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货物贸易额近11万亿美元。截至2023年末,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300亿美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仅促进了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也为双方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和投资渠道。
再者,中国致力于保护环境,迈向绿色低碳发展。
在迈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公园城市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低碳社会建设。比如,中国致力于推广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发展,力求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中国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培养全球化人才。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加大相关投入,提升教育质量。中国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总体达到世界中上行列,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教育”。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加强同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一言以蔽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类发展与共同繁荣的创新之举,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通过多项倡议和有效政策为世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营造和平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特中两国未来合作发展值得期待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前外长杜克兰。 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中国同特[详细]
- 02聚焦“城市韧性” 乌兹别克斯坦青年科学家在渝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城市韧性科技合作与技术培训项目13日在重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