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丝路聚焦

海外华文媒体记者走进“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宝鸡周原博物院

2025-09-16 21:08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


一带一路新闻网宝鸡电(记者 齐晗)9月12日上午,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宝鸡市侨联协办,华商报社、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承办的“追梦中华·赓续华夏文脉”2025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走进“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宝鸡周原博物院,探寻华夏文明。穿越时光长廊,领略“青铜器之乡”的独特魅力,感受周人三千年前的智慧与荣光。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日本、马来西亚、阿根廷、埃及、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新华社陕西分社、陕西日报、华商报等省主流媒体参与本次活动。
宝鸡周原博物院是在周原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于1987年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馆址设在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召陈组。馆内收藏有周原遗址出土的万余件珍贵文物,其中青铜器数量之多,器型之大,造型之美,铭文之珍贵,是其它地方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是研究西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的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所以,周原博物院被誉为“青铜器之乡”。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原遗址对于商周考古和研究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西周考古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地段,遗址内出土数量众多的青铜器为同时期同类器物的断代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尺,对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2019年被中国侨联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宝鸡周原博物院依托周王朝的肇始地、周文化的发祥地——周原遗址而建设,原名宝鸡市周原博物馆,2018年4月更名为宝鸡周原博物院,2018年10月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院基本陈列为《赫赫宗周 万邦之方——考古陈列展览》,主要展出周原遗址出土的折觥、师同鼎、三年疒兴壶等西周青铜器以及同时期的陶器、玉器、骨器、建筑构件等。
走进宝鸡周原博物院展厅,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长廊,展厅分为“叩问周原”“考古周原”“周原梦想”三部分,全景展示了3000多年前,周人在周原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历史画卷。一件件精美的青铜瑰宝,凝聚着周人的智慧与匠心,承载着周人的梦想与荣耀。
宝鸡周原博物院藏有文物4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7件、二级文物151件、三级文物844件。陈列在展厅主位的就是镇院之宝折觥。折觥是周昭王时期贵族折所做的盛酒器,造型酷似一只绵羊,眼睛圆睁,犄角弯曲,头、颈、背、尾有一条扉棱相连,身上以云雷纹为底,饰有兽面纹、夔龙纹,整体看上去非常立体、生动。折觥器盖内面和器身内底铸有相同的铭文,大意是周昭王赏赐了折,折为了铭记周昭王的恩惠而铸造了这件器物。
“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拿大中华新闻社社长常建国表示,“周原博物院展示的不仅是文物,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报道,让海外侨胞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我们的文化从哪里来,思考我们的文化将向何处去。”
(来源:一带一路资讯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好邻居、好伙伴!中国印尼续写友好交往佳话

好邻居、好伙伴!中国印尼续写友好交往佳话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