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丝路人文
丝路延伸的终点——荷兰
大家看到这张图片,会想到什么呢?我看到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荷兰。风车,可以算是荷兰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丝路延伸的终点——荷兰。
荷兰
一、荷兰概况
1. 国名由来
它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荷兰三分之一的面积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符其实的“尼德兰”。
2. 荷兰的历史
古罗马时代,莱茵河南的地区先是属于“比利时高卢”省,后归于“日耳曼行省”。这里的北部地区居住着许多日耳曼部落,南部则是高卢人,而这些高卢人在移民时期也融合了许多日耳曼部落,其中撒利恩法兰克人从这里迁移到高卢,并在公元五世纪建立起了强大的墨洛温王朝。
1463年正式成为国家,16世纪前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成立了乌得勒支联盟,共同反对西班牙统治。这被认为现代荷兰的开始。
1581年7月26日,成立荷兰共和国。战争在继续,直到164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才签订《明斯特条约》,承认七低地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
1588年,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荷兰发展成为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荷兰的商船数目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这段时期在荷兰被称为“黄金年代”。
3. 荷兰风车
风车原为荷兰人首创,适应着水力利用和磨坊工业的需要。如今虽然仍为荷兰的“国家商标”,实际运用上却不多见了。
荷兰坐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
荷兰的风车,最早从德国引进。开始时,风车仅用于磨粉之类。到了十六、七世纪,风车对荷兰的经济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有造纸等作用,被誉为“风车之国”。荷兰向来以风车闻名。而保存风车较多的地方,则是“小孩堤坊”。
小孩堤坊
二、代尔夫特蓝陶
1. 产生
(1)通商
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入主中原刚刚十几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待了他们。但荷兰人遇到了那个时候所有到中国的外交使团都会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在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事实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
荷兰人的重大利益是什么,就是通商和赚钱。
而荷兰人通商时,特别青睐于中国的一件器物——瓷器。
17世纪,中国景德镇出产的瓷器风靡欧洲,尤其是青花瓷,深得欧洲贵族的喜爱。
但由于战事不断,订单量不断加大,所以荷兰人开始琢磨着在本土生产青花瓷,皇家代尔夫特便于1653年应运而生了。
(2)国内生产
工匠们很快发现,荷兰并没有高质量的瓷土,所以即使进口了景德镇的陶瓷白釉和青花颜料,还是无法烧制出和景德镇一样的瓷器。于是技师们想尽各种办法,在白色陶土的外面施化妆土,最终烧制出了模仿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白釉蓝花“代尔夫特蓝陶”。
2. 陶瓷特点
郁金香花瓶
彩色陶瓷
最具有荷兰特色的蓝陶就是这种郁金香花瓶了,在主瓶颈上伸出很多个细小的瓶口,每个瓶口都可以插入郁金香。
代尔夫特蓝陶不止是蓝白两色,也有彩色。
三、重要港口——鹿特丹
1. 鹿特丹概况
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欧洲第一大港口,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东桥头堡是中国连云港市),位于荷兰的南荷兰省,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它是欧洲最大的海港,直到近年来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整座城市展布在马斯河两岸,距北海约25公里,有新水道与北海相连。港区水域深广,内河航船可通行无阻,外港深水码头可停泊巨型货轮和超级油轮。鹿特丹的名字来自于在市中心注入新马斯河的小河鹿特河和荷兰词Dam(坝)。鹿特丹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码头总长42公里,吃水最深处达22 米,可停泊54.5万吨的特大油轮。
二战后,随着欧洲经济复兴和共同市场的建立,鹿特丹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发展:1961年,吞吐量首次超过纽约港(1.8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此后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2000年,吞吐量达3.2亿吨,创最高记录。
鹿特丹港区是该市的主体,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冬季不冻,泥沙不淤,常年不受风浪侵袭。
鹿特丹港是世界上主要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位于该市的伊拉斯谟斯大桥以"天鹅大桥"的美称闻名于世,拥有简洁俐落的外形,雪白的桥身修长挺拔,像一只优雅的白天鹅高贵地游荡在马斯河上。天鹅大桥单臂高达139米,桥身长达802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桥。这座单向斜拉式大桥将钢索悬挂在塔门上,弯曲着抵抗拉力,支持着桥身。
1990年开建大桥落成于1996年,拥有2600级阶梯、数条大道,车辆、电车、脚踏车、行人及溜滑板的运动人士都可以自由通行,可谓荷兰人的实用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
天鹅大桥建成之初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桥,也是荷兰最高的桥。它超越了传统桥梁建筑的概念,甚至成为鹿特丹的官方标志。
位于鹿特丹的天鹅大桥——伊拉斯谟斯大桥
2. 亚欧大陆桥
第一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陆桥)是世界第一条连接欧洲、亚洲的大陆桥。其以俄罗斯东部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为起点,通过世界上最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直至莫斯科,全长约为13000公里,途经欧洲各国最后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
新亚欧大陆桥,又名"第二亚欧大陆桥",是从中国的江苏连云港市、到荷兰鹿特丹港的国际化铁路交通干线,全长10900公里,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一个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昆明为枢纽,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横贯亚欧21个国家的"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被云南的专家学者们提出来了。
三条亚欧大陆桥
三条亚欧大陆桥的终点皆为鹿特丹,这也足以证明鹿特丹的重要性了。
四、中欧班列
1. 概况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
由汉堡到武汉的第10000列中欧班列
截至2018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已突破9000列,运送货物近80万标箱,国内开行城市48个,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的主要区域。2018年8月26日,随着X8044次中欧班列(汉堡—武汉)到达武汉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达到10000列。
2. 中欧班列线路
中欧班列线路图
1.中欧班列(重庆~德国杜伊斯堡)
2.中欧班列(成都~波兰罗兹)
3.中欧班列(郑州~德国汉堡)
4.中欧班列(苏州~波兰华沙)
5.中欧班列(武汉~捷克、波兰)
6.中欧班列(长沙~德国杜伊斯堡)
7.中欧班列(义乌~西班牙马德里)
8.中欧班列(哈尔滨~俄罗斯)
9.中欧班列(哈尔滨~德国汉堡)
10.中欧班列(保定~白俄罗斯明斯克)
11.中欧班列(西宁~比利时安特卫普)
12.中欧班列(广州~俄罗斯莫斯科)
13.中欧班列(青岛~俄罗斯莫斯科)
14.中欧班列(长春~德国汉堡)
15.中欧班列(南昌~俄罗斯莫斯科)
16.中欧班列(唐山~比利时)
17.中欧班列(成都~奥地利维也纳)
18.中欧班列(郑州~比利时)
……
这些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线路,而真实的规模不止如此。
3. 运输货物类型
包括IT产品、轮胎、高档服装、文体用品、工艺品、塑料制品、汽车及配件、橡胶及其制品、服装皮革毛皮制品、日用电器、有机玻璃制品、日常生活用品、藏毯、枸杞、机械装备、家电、电子机械设备、阀门、LED灯具、睡袋、精细化工材料……可谓是应有尽有。
4. 作用
中欧班列(哈尔滨~俄罗斯)
通过铁路国际货物班列运输货物,黑龙江省到达俄罗斯中部地区比空运可节省运费四分之三左右,较普通零散运输,运到时间可缩短三分之二以上,运费可节省25%以上。
中欧班列(广州~莫斯科)
现每周准时发运,为珠三角地区的中欧对外贸易商提供了更加便捷稳定的运输通道,同时弥补了华南地区电子类,日用商品类出口贸易在运输时效上的不足,为中国商品出口欧洲、欧洲产品进入中国开辟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国际进出口贸易绿色通道。
作为行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使者,中欧班列横穿欧亚陆桥,加快我国与欧洲的经贸往来,让沿途各国缩小发展差距。一方面,中欧班列比海运节省三分之二运输时间,使得货物周转运输时间大大缩短,为我国与欧洲开辟了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外贸“直通车”。另一方面,快速出口“中国制造”优质轻工产品,让欧亚各国民众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造福铁路沿线各国人民。
中欧班列带着我们的货物走向世界,也带着我们的国家走向世界,我相信它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上一篇:丝绸之路的历史(二)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